0%

聊一聊 2021 年的申请季

马上就要到 2021 年的 4 月 15 日了:这是很多美国学校给学生做出是否接受 offer 决定的 deadline,也算是预示着繁忙的申请季的初步结束。雁过留痕,在我两三年来的凶猛操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也应该记录点什么。我在文章后面附带了对之后的同学们申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但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并不是想写一个经验贴教别人做事。我只是想把这段经历写成一个故事,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

自己的体验和闲言碎语

事实上,我本来想将这个部分放在文章最后的。但当我真正写完这个部分的时候,才发现正是这些经历与思考让这篇文章显得像一个受众更为广泛的故事。同时,在我很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这些内容也会显得比我考过几次 GRE,GPA 低到了什么程度更有意思。

我为什么要申请海外的 Master

我们不妨先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一部分是“为什么海外”,另一部分是“为什么 Master”。

第二部分比较好回答:因为 CS 方向的 PhD 实在过于内卷,让我只能申请 master。我之前也想过走学术道路,但是经过在 MIT 的一年熏陶之后,我感觉自己也并没有被熏陶出什么搞学术的本事来,自始至终一直都是一个还算合格的工程师,却上不了学术的大雅之堂。具体来说,一直到申请的时候,我都不敢说自己在某个领域有深入了解,我的所有经历似乎都是浅尝辄止。我也仔细看过学校的教授列表和研究方向,但是最终,我发现在学校声誉、我对相关方向的喜爱程度、以及我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背景这三个方面中,我的水平尚可一战的 PhD 项目只能占有两个,更多时候是一个。我一直觉得读 PhD 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人生决定,也很敬佩每一位 PhD 对他们各自领域的深入研究与热爱。可惜,目前的我并不想就这个人生重大决定在任何一方面妥协:如果我要读 PhD 的话,一定会想跟着我所喜欢的领域的大牛一起为人类科技取得突破,否则 5 年起步的 PhD 我会读得很不开心的。

至于第一方面,我感觉我找的原因比较玄学。至少在当初我考虑的时候,润学并没有这么大行其道,我也没有任何想要离开这片从小呆到大的土地的想法。但是除却对故乡的眷恋之外,哪怕稍微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大爱好:Apple。因为这个爱好,我对美国也有挺多的好感,总是好奇孕育 Apple 的这片极客遍地的土地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想法从很小就有,但是当时它非常的不切实际。直到我在大三学起认真开始考虑以后是否要出国的时候,才发现当时不切实际的想法现在离自己好像已经非常近了。我最终的选择更像是一个执念:明知道自己如果待在国内已经会有挺不错的出路和生活了,最终还是在能实现当初那个不切实际的梦想的时候选择了走入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的路。这个选择无关正确,或许它更多的是关于自我实现,以及让自己开心一下。

我这一路都经历了些什么

虽然申请季对最终的申请结果至关重要,但是对于留学的准备应该从很早就开始了。我算是开窍非常晚的人,直到大三上学了才开始认真地了解申请这件事。简单了解一通之后,我发现了自己在申请的队伍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的事实:无科研无实习无海外经历,再加上 83 的劝退 GPA。这个不能再烂的背景让当时的我陷入了恐慌,冷静思考一通之后,我发现我确实没有办法在正常的大学四年之内完成一次漂亮的申请。于是,当时的我做了几个重要的决定:申请出国交换,准备延毕,以及想办法参与科研项目。当时的我很幸运地被张 Sir 塞入了 MindBand,一个集科研、比赛、创业于一身的小团队,开始了我抱大腿为主的科研道路。

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到我跑路去 TUM 交换之前的时间大概是我整个申请过程最为崩溃的时间之一。尤其是大三上学期内,full workload 的专业课,科研,创业,托福,外面给别人教编程,准备交换的材料,同时还在和前女友 on weekly basis 吵架,每天忙到差点给我整个人送走。那段时间大概日均 2-3 点从实验室走人,早上 8-9 点又不得不爬起来去上课,大数据课的 hadoop 集群出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统计课 + 凸优化也给人整的头秃,浙大的阴间课程设置还让人每周跨两个校区乱跑好几次。这一大堆事情让我自己的 scheduling 也出现了问题,疯狂从平时不怎么来事的统计课压榨时间,硬是压到考试前一两天复习。到学期末,科研的 paper 还没写完,托福虚到爆炸,德国签证不知道啥时候能排到,期末考试却给三门统计课考出来三个 60 多分(甚至还有一门刚好 60,真是得感谢老师没给我挂科),让我本来就不高的 GPA 雪上加霜,一度跌到只有 82 左右了。关了让人生无可恋的成绩查询之后,科研还是得做,托福还是得学,大数据课又来了第二发,这次是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Flink 和 Kafka 之类的玩意。好在我一战和托福分手了,德国签证也拿到了,近在咫尺的交换让我的生活好歹有个盼头。在即将启程前往德国之前,我很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去 MIT 的医学实验室打零工的机会,这让我填补了延毕带来的一大段时间空缺,我的两段海外经历也就这样敲定了。

与大三学期忙到爆炸截然相反的是,在德国的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闲。由于延毕,本来急死个人的申请突然就往后推了一整年,变得不那么迫切,之后的 MIT 交流也让我感觉未来可期。那段时间的我除了 2/3 workload 的课程以外几乎没干什么正事。我用那段时间在欧洲到处旅游,去 party,和别人没日没夜地聊天,在慕尼黑夕阳下的草坪上烤肉直到天黑,在维也纳半夜的街头和别人踩着一个电动滑板狂奔。如果你翻翻我的 blog 的话,会发现 2019 年我的 blog 文章数量出人意料的高,质量也出人意料的优秀。认真地说,那段时间我除了混了个看起来凑合的 GPA(与在浙大的时候相比)以及提升了一下英语口语之外,并没有做什么有益于申请的事情。

我在我大四开学的时候直接从德国飞到了美帝,开始了我的打零工生活。那段时间我一边科研一边逐渐了解申请的事情,充实的同时也不算过分忙碌。那段时间也是我安安静静了解之后的发展方向的一个过程:我是要读 master,还是 PhD?我是要做 data science,bioinformatics,computer vision,machine learning,还是单纯的 computer science?我有没有必要为了避开 CS 的申请洪流选一个 GIS 之类和计算机有关系却并不是计算机的专业?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在以一种健康,有别于之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仔细地准备自己的留学申请。我在那段时间参加了 MIT 的很多 academic event,更进一步地了解计算机学科之下的不同领域;我开始大批量地 review 各个学校的教授列表,为自己的下一段暑研做准备;我开始不紧不慢地背 GRE 单词,甚至写了一个专门的程序按我自己的方式规划复习进度。那段时间我开始非常规律的作息,9 点去实验室,5 点跑路,在家里很快地做饭吃饭,晚上再跑回实验室干私活,周末游泳 + 健身(我也不是很懂我都这么健康了,还能在美帝胖 10 kg),出来以后继续跑回实验室干私活。

可惜,等我回国过春节的时候,改变世界的 COVID-19 一下子让所有的东西都乱了套。我当时是卡着美国限制中国航班的倒数第二天重新入境美国的,去 MIT 图书馆干了几天私活以后被要求居家隔离 14 天。隔离完之后的一个月仿佛生活回到了正轨,却没想到紧接着美帝沦陷,实验室开始要求 WFH,正常的科研也全面暂停,我开始跟着 mentor 整紧急上马的 COVID-19 相关项目。随着世界秩序的全面崩盘,我原本计划的暑研和美国考的 GRE 也就没指望了,转头开始计划回国以及找国内实习。当时的我又开始了一波工作的小高潮,同时应付着实验室项目、实习的刷题和面试、国内的毕业设计,还得每天留心回国机票,曾经的焦虑感似乎又回来了。我很庆幸我在熔断政策、回国前核酸检测以及 BLM 运动开始前成功回国。又是一波 14 天隔离之后,我终于可以开始在 Amazon 正经的实习生活。无巧不成书,就在我正式入职前的那个周末,北京爆发了新发地疫情,Amazon 也改成 WFH,后来改成了 on site 和 WFH 任选,并一直坚持到我离职。

Amazon 的 WLB 做的真的很棒,10.5 - 6.5 - 5 的工作节奏让我有时间在实习的空隙了解选校,复习 GRE 以及 IELTS。但当时也正值世界秩序大变革,懂王的惊人政策一项接一项地来,美帝仿佛一夜之间从天堂变成地狱,让之前一直准备申请美帝的我不知所措。一向重视 GPA 的欧洲到底应不应该去?欧洲读 master 以后有啥出路?是不是该赶紧把国内的工作找起来作为 plan B?那时的我开始真正融入一亩三分地的圈子,每天看帖子,因帖子对各个学校的留学项目变的更加了解,也因帖子对之后的申请变的愈发焦虑。我实习的最后一个月开始仔仔细细地看每个学校的每个项目,记录它们的 level,风评以及学费,逐渐整理出我的申请目标,为申请季的正式开始准备弹药。只可惜,由于没怎么准备面试,当时我面试的全职岗位大多数都被 reject 掉了,被面试官问道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自己就是想不出来怎么做的感觉,确实不太好。

再下来,也就是纯粹的申请季了,我的生活也是每个留学申请过的人都很熟悉的样子:在学校上剩下的专业课,跟踪项目的申请进度,给 GRE 刷刷分,用大把大把的时间写文书和面试,以及应付欧洲各种国家乱七八糟的审核(例如德国的 APS)。申请季的这段时间我又回到了浙大,像一年半以前那样过起了每天泡图书馆的生活。写文书和面试是我认为的最让人煎熬,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在文书中,我必须用简单的一千字表达出我对项目的热爱,添油加醋地描绘出我之前的背景与项目的匹配程度,并想方设法地给出一些自己能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候选人的理由。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写起来才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我梳理了无数遍文书的逻辑线,对着里面提到的每个例子问了自己无数遍“这和这个项目有什么关系,你通过这个经历学到了什么,这个经历怎样影响了你的未来目标”。即便最后的文书看起来轻描淡写,流畅而自然,但是天知道我为里面每个例子,每个起承转合,每个观点打磨了多久。而对于面试,为了在录制的时间里尽量显得语言流畅表达自如,每个面试我平均 0.5 天用来焦虑,1 天用来准备,和 2 分钟真正拿来面试。

上学期的一个晚上,我终于感到我本科生涯中的很大一段连续经历结束了。那天我考完了整个学期最后一场考试,水完了研讨课的报告,也在大约一周之前提交了绝大部分的学校申请。那天晚上我难得地无忧无虑和同学去吃了海底捞(很可惜,由于我贪着用一个优惠券,导致我们大晚上吃的海底捞没有打成 69 折)。在第二天的一大早,我收拾了行李,从杭州前往上海,开始我新的实习。

And Then What ?

通常来说,申请结束后,等 offer 的时间会是一段最煎熬的时候。我很幸运地基本没有承受这种煎熬。我拿到的第一个结果是保底校 Rice 的 admission,几周之后的第二个结果便是彩票项目 MSMITE@CMU,后面的结果,也都不重要了。

The game is over, it's time to move on.

拿到 MSMITE@CMU admission 的那天,我兴奋地在半夜的街上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了好远,颇有些未来可期的感觉。但是,等到我慢慢从 admission 的喜悦中走出来,新一轮的焦虑也就随之而来了。

签证怎么办?旅行怎么安排?

马上就要开始上 summer semester 的 14-513 了,我能在实习的同时 handle 它么?

我什么时候刷题?美国的实习怎么办?没有实习的话怎么在美国找工作?

美国找到工作以后工作签证怎么办?能抽到么?湾区的房子我能买得起么?

我这一走不知到何时才能再回国,国内的家人又应该怎么办呢?

我都焦虑了这么久了,现在终于取得了一点成功,为什么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焦虑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些让自己焦虑的事情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止焦虑呢?

美国 CS master 这条路走的人太多了,多到作为后来者的我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看到走在这条路上的我之后将要经历的事。但既然已经知道了以后自己将要经历的事情,甚至知道了自己以后如果成功将会获得怎样的回报,这样继续一路焦虑着奋斗着还有多少意义呢?我感觉能在申请季取得超乎预期的结果已经用尽我很长一段时间的运气了,如果以后不再有好运相伴,在这条路上中途失败的我会不会很失望呢?这些东西,越深入地想就越让人害怕。这些问题我根本无法作答,只能用更现实的问题来回避它们:算了,签证还没着落呢。

我是怎么 DIY 一波申请的

这是另一部分了,前面乱七八糟的思考从这个标题开始会告一段落。往后看,这篇文章就显得更像一个经验贴了。我的申请从头到尾是 DIY 的。以中介的价格来算的话,我觉得我干了价值 ¥65,000 的工作。

如何进入申请的圈子

如果没有中介的话,就得靠自己多用 Google 了。刚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我也是被眼花缭乱的缩写晃瞎了双眼(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文章中“申请结果”部分的内容)。而后来面对这些东西我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快速上手方法,纯粹是自己看的学校太多,基本上全部记住了而已。我当时在 USNews Best Computer Science Schools 榜单上挑了 Top 50 的学校,然后一所一所地去官网翻他们的 master 项目,找出我能上的,然后看一亩三分地的项目对比(可以在 Google 搜索,避免站内搜索扣米)。这样一圈看下来以后,要上什么学校心里就基本有点数了。由于各个学校需要的申请材料基本大同小异,挑几所看看就好,无外乎 PS(Personal Statement),Resume,成绩单,推荐信,Diversity Essay 什么的。少部分麻烦写的学校需要 WES 成绩认证。我做了一个 Numbers 表格列出了所有项目的名称、学校、项目缩写、申请 DDL、学费、时间长度、推荐信需求量、项目介绍链接、网申系统链接、以及网上看到的对这个项目的一些评价。事实证明这个 Numbers 表格是非常有用的,有了这个,准备工作基本就完成一半了。

文书,文书,以及文书

这里的文书通常来说是 Personal Statement,Motivation Letter,或者 Statement of Purpose,是一个让 admission committee 更加仔细且全面地了解你的机会。事实上,我整个申请季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文书上了。除去不同项目对文书的具体要求(例如 SE-SV@CMU 让你在文书里写你对软件工程的见解),文书主要需要回答下面三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

  • 你为什么要读 Master?为什么不是直接就业或者读 PhD?
  • 你为你的 Master 做了哪些准备?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
  • 你为什么要来这个项目读 Master?为什么不去别的项目?

有了这么几个基本问题,文书的内容也就有的放矢一些了。但是真正困难的部分是如何将个人的背景与这些问题匹配起来,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换言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论点,我们之前的经历是论据,应该如何写出一个层层递进的结构,推出我们的文章主旨“你应该把我录取到你们的项目里”?对于多数的废物(比如我)来说,他们背景中的经历很可能并没有什么联系,更多的只是见机行事,见缝插针罢了,就像 Apple 的实习根本轮不到我来挑岗位一样。但是,如何在有选择性地形容这些经历时给出不同的侧重点,推导出你从这些经历中认识到了什么,这些经历和你之后干的事情有什么联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能让你看起来像一个很有目标的人,至少从文书里看起来如此。

别把事情忘了

通常来说,12.15 以及 1.15 是美国学校的两波大 DDL。除了上交文书之外,对于一些进度由不得自己控制麻烦事情,一定要尽早操办,比如推荐信、WES、video essay、面试、以及 TOEFL / GRE 送分。最好的办法是了解所有项目后注册所有的申请系统,并把整个申请系统提交的内容先整体看一遍。推荐信方面,我提前联系了我的推荐人们,并在确定要申请的项目之后给出了每个项目的推荐人分配(分担一下压力,不至于导致一个推荐人的 workload 过大),在发出邀请之前再次和推荐人确认,然后一次将需要相应推荐人提交的推荐信邀请全部发出。

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东西

这一部分就是非常简单直白的经验贴部分了:我会用非常简单的语言告诉你我的申请背景、目标学校、以及具体的申请情况。通过这些,你会多了解一个 2021 年申请的数据点。我觉得,这个数据点可以算一个 outlier,对于有些人,它的参考价值可能会更强一些。

申请目标

美国 CS 方向的 master 项目,同时申请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爱尔兰,德国,瑞典,荷兰)的 CS 方向 master 项目作为 plan B。

申请背景

在这一整个小节里面说自己的软硬背景会让这个小节显得非常刻板。我相信没人想用这些简单的 metrics 描述自己。但是,that's how it works。这些软硬背景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申请结果,我们也应该早就习惯了这些。毕竟,相对高考中简单用一个一维整数来描述一个人,这些东西已经算是很全面了。

学校及专业

  •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交叉平台)2016 级。没错,我是延毕一年的废物。

GPA

  • 83.66(百分制)| 3.63(浙大的疯狂放水四分制)| 3.31(WES 给的照妖镜四分制)

语言成绩

  • TOEFL total 106 | reading 27 | listening 26 | speaking 26 | writing 27
  • IELTS total 7.5 | reading 8.5 | listening 8.5 | speaking 6.5 | writing 7.0
  • GRE total 323 | verbal 154 | quantitive 169 | aw 3.5

科研及海外经验

  • 在浙大有一段自动作曲相关的科研,主要和机器学习、数据科学相关。
  • 在 TUM 的 Informatics 学院交换了一学期。
  • 在 MIT 的一个医学方向实验室打了九个月的零工,主要和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应用开发相关。

论文产出

  • 一篇申请时候在投,现在依然在投的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共一。医学方向的刊物,我不知道对 CS 申请起了多大作用。
  • 一篇 ACM MultiMedia 三作。
  • 两三篇医学方向刊物的六七八作,主要是 COVID-19 爆发之后在 MIT 实验室赶热点打酱油的产物。

实习经验

  • Amazon -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tern 三个半月,写写 web service 做做数据分析。
  • Apple - IS&T Intern 2021 年 2 月开始,做什么不能说。由于拿到 offer 和 onboard 都太晚,只在一部分学校的 additional information 里面提了一嘴我有 Apple intern offer 这件事,onboard 以后给还能交 resume 的学校更新了一波 resume。

推荐信

  • MIT 实验室的推荐信。署了我直系 AP 老板和实验室大老板的名。
  • 浙大两位教授的推荐信。
  • Amazon 实习时 group 里面 manager,senior SDE,以及 SDE 2 的推荐信。
  • Apple 负责教育发展与高校关系的员工推荐信。

申请结果

这个部分的基本格式是项目缩写@学校缩写。不知道这些项目和学校都是什么该怎么办呢?一个一个搜就好了。每个人都是这样子一路过来的。

Admitted

EC93@UCSD, MSMITE@CMU, MITS@CMU, MSE-SS@CMU, MSE-ES@CMU, MSSM@CMU, MSCS@Purdue, MSCS@JHU, MCS@Rice, SE-DS@KTH, SE@RWTH, MCSE@TU/e

Rejected

MSCS@GATECH, CS75@UCSD, SE-SV@CMU, CS-MEng@Cornell, ECE-MEng@UIUC, MSCS@USC, ECE@Duke, MSCS@UCSC, MSCS@TU Delft, CS-DS@TCD, CS-IS@TCD, ECE-MEng@UCB, CS-MEng@Cornell Tech, MCS@Imperial, MSCS@UCD

最终决定

MSMITE@CMU

需要感谢的人们

申请的成果是我一个人享受的,但这些成果并不能仅仅依靠我个人的努力取得。在整个申请季中,有太多人给了我鼓励、支持、与陪伴。在当时写毕设的时候,我就想过需要将他们的名字加入文章的致谢页。但是由于空间和文章目的限制,我还是在毕设的致谢页保持了简洁与规范。而在我自己的 blog 里,我打算将这篇文章最后的一个小节留给他们,感谢他们在我的申请之路上留下的痕迹。

此部分的所有人名依照姓氏和名字进行音序排序。

他们为我提供了推荐信,为我申请的院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

Katherine Eisenbach, Mingxia Fu, Doris Huang, Hen-Wei Huang, Robert Langer, Giovanni Traverso, Weiwei Xu, Kejun Zhang, Tina Zhong, Chenzhe Zhou

他们为我提供了关于申请及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信息,帮助我做出尽可能优化的决定

Jia Fu, Yufeng Gu, Congyang Li, Weijie Sun, Yaozhu Sun, Vayne Tian, Guozhang Wang, Warald, Hai Zhang, Ruili Zhu

他们为我提供了职位内推,为我带来了新的职业发展可能

Keyi Li, Yifei Li, Xiao Liang, Jinxing Liao, Henry Liu, Qingyue Liu, Jinwei Long, Xinyi Shen, Xin Xu, Zhaojun Yang, Chen Zhang, Yizhi Zhao, Peikai Zheng

他们是 MindBand 团队成员,与他们的合作开启了我的留学准备之路

Yifan Huang, Juntao Ji, Hongfu Liu, Xuqi Liu, Zhaolin Qiu, Yufan Ren, Carl Wang, Songruoyao Wu, Yiheng Yang, Haolei Yao, Jianjia Yu, Hanjia Zheng

他们为我提供了文书指导,给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

Mandy, Bercy Shen, Keyi Yu

他们是我的家人们,我做出每一个决定的坚强后盾

Xuhong Chang, Xuyan Chang, Ye Chang, Yuan Chang, Jun Chen, Shuyi He, Yujin Ke, Qingchun Li, Wei Li, Ge Sun, Caiying Yan, Jiayi Zhong

他们是陪着我申请、焦虑、吐槽的朋友们,使我在申请季免于崩溃

Phil Cao, Junru Chen, Yibing Dong, Kexin Fan, Zhaoyu Gong, Zhihao Guan, Shuai Guo, Yuan Hong, Shiyi Li, Yuang Liu, Yuwen Lu, Wenxuan Shao, Fangdan Shi, Yilong Wang, Yushu Wang, Coco Wu, Jialin Xi, Ning Yuan, Hui Zhang, Yingying Zhang, Yumeng Zhu